“那年我挤地铁,刷到九三阅兵,弹幕飘过一句‘西方要失眠了’,结果三年过去,他们连安眠药都升级了。”
美国人最怕的,其实不是东风快递,是快递后面那一张张太阳能板。阅兵镜头切到导弹方阵时,五角大楼的分析师还在算射程,镜头一转,沙漠里成片的光伏板已经亮瞎他们的眼。
那会儿外媒还在酸,说中国只会山寨,转头一看,中国造的电动车已经把德国车展堵成了菜市场。
事情得从两条线说起。一条是枪杆子,一条是绿电。枪杆子让西方睡不好,绿电直接让他们梦里都在算账单。
先说枪杆子。九三阅兵那次,东风41一出场,美国智库连夜开会,结论是“亚太再平衡”得重新平衡。他们原先的思路是航母堵门口,现在发现门口多了几根会飞的大铁棍,堵不住了。
更闹心的是,这些铁棍不是苏联那种傻大粗,是带导航的。导航芯片谁做的?深圳一家公司,市值还没硅谷一个零头。
西方媒体一开始嘴硬,说中国军工靠偷,结果卫星图一放大,新疆戈壁上的导弹发射车比洛杉矶的特斯拉还多。偷?你去偷个试试。
枪杆子只是开胃菜,绿电才是主菜。
2022年开始,中国往外砸了两千五百亿美元买地、建厂、装太阳能板。这数字什么概念?当年美国搞马歇尔计划,换算到今天也就这个量级。
但马歇尔计划是为了堵苏联,中国这次是为了把电送到全球南方。
巴基斯坦的沙漠里,中国人刚装完最后一排光伏板,隔壁印度就开始琢磨怎么偷电。沙特王储一看,这玩意儿比石油还稳,立马签了十年储能大单。
摩洛哥更绝,直接划了块地给中国建电池厂,说只要能让欧洲用上便宜电,关税全免。
印尼的光伏板生产线一开,当地工人第一次发现,原来上班不用下井,晒太阳也能拿工资。
西方媒体懵了。他们原以为中国会像当年卖衬衫一样卖太阳能板,赚点辛苦钱。结果中国人直接连厂子带技术打包送过去,手把手教你怎么用阳光赚钱。
这一招比航母还狠。航母只能吓人,绿电直接让人挣钱。
美国那边呢?特朗普一回来就把气候协议撕了,转头给煤老板发补贴。CNN直播时,主持人憋了半天说了句:“我们好像在开倒车。”
倒车的后果是,全球南方的国家一看,美国靠不住,还是中国靠谱。印度总理莫迪跑到北京,开口第一句不是边界,是“能不能多给我们点储能技术”。
欧盟主席冯德莱恩更直接,拉着中国签了个绿氢合作备忘录,说欧洲冬天的暖气就靠你们了。
西方破防的点在于,他们发现游戏规则变了。以前是谁的航母多谁说话硬,现在是谁的太阳能板多谁有底气。
中国去年在建的风电和光伏,比全世界加起来都多。原定的2030年目标,提前五年就完成了。这不是开挂,是开工厂的速度。
美国人还在算导弹射程的时候,中国人已经把电送到了非洲的村子里。那些村子第一次用上冰箱,冰的第一瓶可乐,是中国工人教的。
英国的《卫报》写了篇长文,标题是《中国把21世纪偷走了》。偷?明明是送的。
绿电带来的连锁反应比原子弹还夸张。
经济上,中国的电动车、光伏板、风机,把全球产业链串成了糖葫芦。以前德国车卖中国,现在中国车反向出口,德国老板连夜学中文。
政治上,气候谈判的桌子从中国坐到日内瓦,美国代表来了发现,自己的名字被贴在了角落。
安全上更搞笑。中东国家突然发现,不用靠卖石油也能过日子,于是开始琢磨怎么和中国一起搞绿氢。沙特王储说:“以后谁打架谁停电。”
最魔幻的是,连五角大楼都在算,如果全球都用上绿电,他们维护航道的钱能省一半。
九三阅兵那天,西方以为中国只是秀肌肉,三年后他们才明白,那块肌肉叫“绿色心脏”。
现在的情况是,中国一边造导弹,一边造太阳能板。导弹让别人闭嘴,太阳能板让别人张嘴说合作。
西方媒体现在不写“中国威胁论”了,改写成“中国怎么做到的”。纽约时报发了篇稿子,标题是《我们还能追上吗?》,评论区最高赞是:“先把电费降下来再说。”
网友总结得更损:以前美国用美元剪羊毛,现在中国用太阳能板剪羊毛,剪完还给羊盖个光伏棚。
有人担心,中国这么搞,会不会被围堵?现实是,围堵的墙还没砌好,墙上已经贴满了“Made in China”的太阳能板。
越南刚想对中国风机加税,转头发现自己的电是中国供的,赶紧把税单撕了。
墨西哥更实在,直接说:“只要你们建厂,关税我给你们倒贴。”
绿电这玩意儿,就像当年的互联网,谁先上车谁先赢。中国不仅上车,还自己造了辆车,车门焊死了。
西方现在能做的,要么上车,要么在车站看尾灯。
九三阅兵那天,导弹车开过天安门,外媒镜头全在拍弹头。三年后,他们才发现,真正该拍的,是导弹后面那辆拉着光伏板的卡车。
枪杆子让人怕你,绿电让人爱你。怕只能管一时,爱能管一辈子。
现在的问题是,国际旧秩序还能撑多久?
当沙特开始用太阳能淡化海水,当非洲村子里的路灯全是中国造,当欧洲冬天的暖气写着“中国绿氢”,你觉得,谁会先改口叫哥?
#秋季图文激励计划#
振兴配资-网上炒股-配资安全平台-2023十大正规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